天行古蹟檔案館  Heritage Archive
青山禪院 Tsing Shan Monastery
建成年份
評級
觀賞性 難度
1918-
1, 2, 3
簡介:青山禪院又名青山寺,是屯門最著名的古蹟名勝,也是本港的「三大古刹」之一 (其餘為凌雲寺靈渡寺)。禪院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四百多年的南北朝,相傳天竺的杯渡禪師來到青山,在巨岩之下定居修行。後來有人在杯渡岩豎立禪師像和建小庵堂供奉,演變成道觀。1829年,屯門陶氏出資在旁建成青雲觀,至1914年交由陳春亭道長打理,後者不久便改奉佛教,改名顯奇法師,並集資在青雲觀旁興建佛寺,名為青山禪院。各項建築物於1918年至1930年代初陸續落成,其中大雄寶殿、護法殿、菩提薩埵殿和山門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,客堂、宿舍、居士林(又名「定厂」)、觀音閣和「不二法門」牌樓為二級,功德堂為三級,另有在禪院範圍以外的挹曉亭和「香海名山」牌樓。

禪院的土地業權向有分爭,2000年終審法院判定青雲觀屬屯門陶氏擁有,禪院其餘部分則歸政府。判決令青山禪院一分為二,由陶氏控制的道觀經營攝太歲和骨灰龕等生意,由政府交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的禪院則變成旅遊業景點,兩者皆沒有僧人或道士駐場。更不堪的是陶氏在未經批准下便清拆了最古老的青雲觀,重建成新的建築,又把二級歷史建築的宿舍重建為骨灰龕場,十分俗氣。天行曾詢問青雲觀的職員是佛教還是道教,對方竟然懵然不知!


青 山 禪 院 山 門,建 於 1918 年,一 級 歷 史 建 築。

菩 提 薩 埵 殿,建 於 1926 年,一 級 歷 史 建 築。

護 法 殿,建 於 1920 年,一 級 歷 史 建 築。

護 法 殿

大 雄 寶 殿,建 於 1918 年,一 級 歷 史 建 築。

功 德 堂,初 建 於 1910 年 代 末,後 來 加 建 一 層, 三 級 歷 史 建 築。

客 堂,建 於 1934 年,二 級 歷 史 建 築

「不 二 法 門」牌 樓,建 於 1922 年,1965 年 改 建,二 級 歷 史 建 築。

杯 渡 岩

杯 渡 岩

伏 虎 羅 漢 亭,建 於 1975 年。

佛 塔

觀 音 閣,初 建 於 1920 年 代 末,1947 年 重 建,二 級 歷 史 建 築。

「萬 境 如 如」門 樓

居 士 林,又 名 定 厂,建 於 1934 年 前,二 級 歷 史 建 築。

居 士 林

不 明 的 紅 磚 屋 遺 蹟,估 計 建 於 戰 前,1958 年 的 地 圖 已 標 示 為 頹 垣。
到訪日期:2011-07-30, 2016-06-21, 2021-11-21, 2022-07-23, 2024-04-13
<< Return
天行足跡 Copyright ©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