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行古蹟檔案館  Heritage Archive
曝罟灣堤圍 Po Kwu Wan Seawall
建成年份
評級
觀賞性 難度
約1975
-
簡介:相信不少朋友都去過曝罟灣的堤圍,特別是近年給販賣吃喝玩樂的通俗媒體和KOL大肆宣傳,成為了打咭熱點。然而,這條堤圍的歷史卻沒有人提及,似乎沒有文字記錄。網上搜尋到的資料也只是出於作者想象,例如某報章的新界專刊有篇文章說堤圍是「很多年前村民建造」,「隨着村民的遷離,曝罟灣這個蓄水大魚池已荒廢了半個世紀」,實情是否這樣?

作了些考究,原來它的歷史還不到半個世紀。1973年的航空照片中還未有堤圍,1975年的兩份地圖,其中一份有顯示,另一份沒有,故此,可以推斷曝罟灣堤圍在1975年左右建成。說堤圍荒「廢了半個世紀」,明顯與事實不符。

其二,堤圍是否曝罟灣村民所建造?我看不是。曝罟灣村是一條很小的村,村屋不但少,每間面積比起子灣和黃宜洲村的屋小得多,說明它相當貧窮,而且很可能只是同族的一兩户人居住。從1963年的航空照片看,村民以務農為生,有稻田和菜田,較細的屋應為豬欄。兩張不同時間拍到的航空照片都未見漁船或小艇,可見村民並非漁民。

1973年的航空照片顯示耕地面積開始減少,至1982年村莊已遭荒廢(或許更早,只是沒有73-82年間的照片參考)。如果說漁塘是村民由務農轉行養魚而建造,由75年開始經營至82年之前便結束,不是說不通,但並非最合理的推斷。

首先,對這麼貧窮和人丁單薄的村來說,是否有財力建造這條耗用不少石屎的堤圍?

其次,同一期間(1970-75年),西貢多處沿岸也出現了類似的養魚堤圍,包括:滘西洲雞籠灣、滘西洲東北岸、大頭洲和斬竹灣木魚頭,當中不少附近都沒有村落,說明漁民以水路前往作業。這些建設投資不少,應該是由漁民集資或有投資者參與才能成事,也需得政府批准,估計是因興建萬宜水庫而給漁民的補償政策。由此看,曝罟灣堤圍較大機會是由外來人而非曝罟灣村民所建。

曝罟灣和其他的堤圍出現在同一時期,也一同荒廢,沒有留下任何文字便消失於歷史洪流,淪為膚淺的打咭點,實在可惜。












到訪日期:2011-12-25, 2017-12-25, 2019-10-06, 2022-03-09
<< Return
天行足跡 Copyright © 20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