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行古蹟檔案館  Heritage Archive
城門碉堡 Shing Mun Redoubt
建成年份
評級
觀賞性 難度
1937
2
簡介:1910年,英國陸軍華南戰區司令 Charles Alexander Anderson 在撰寫的《防衛計劃》中提出在九龍半島的山嶺興建一條長15公里的防線,由東至西,魔鬼山、照鏡環山、大上托、井欄樹、税關山、慈雲山、畢架山坳、九龍水塘、琵琶山至荔枝角,其上設戰壕和碉堡,以保衛九龍半島。不過,倫敦當局認為來自北方(即辛亥革命後的中國)的威脅並不迫切,未有全面落實計劃。

及至大平洋戰爭爆發前夕,英軍才重提計劃,1936年開始興建防線。走線也修訂了,延長至18公里,經走私嶺、城門峽至西端的醉酒灣(即今天的葵涌),因此防線也以醉酒灣來命名。

醉酒灣防線中規模最大的防禦工事是位於孖指徑的城門碉堡,它由4座機槍堡及一個炮兵觀測站組成,並以地道和戰壕相連。指揮部名爲 Strand Palace Hotel,地道則以倫敦街道命名,分別是 Oxford Street、Regent Street、Charing Cross Road、Shaftsbury Avenue、Piccadilly 和 Haymarket。機槍堡的編號是400、401、402和403,其中401又分為A、B兩個。

可惜,由於英國沒有派駐重兵鎮守香港,當日軍在1941年12月9日進攻城門碉堡時,守軍只有蘇格蘭營的39人,難以抵擋超過500人的日軍,結果只用了一個晚上便被攻陷,日軍得以長驅直入九龍。醉酒灣防線原本有「東方馬奇諾防線」之稱,諷刺地,歐洲的馬奇諾防線不堪一擊,被德軍的機械化部隊快速突破,而醉酒灣防線也是同一命運,城門碉堡就是這段失敗歷史的遺蹟。




「若 林 隊 占 領」 據 說 是 由 攻 佔 的 日 軍 以 軍 刀 所 刻









指 揮 中 心

PB401
到訪日期:2020-04-19, 2023-02-12, 2023-06-03
<< Return
天行足跡 Copyright © 20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