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行古蹟檔案館  Heritage Archive
戰時爐灶 Wartime Cooking Ranges
建成年份
評級
觀賞性 難度
1941
-
簡介:1941年下旬,日軍步步進迫,港府開始籌劃一旦新界和九龍失守如何應付難民潮。港島設立了8個疏散區和23個公共飯堂,並雇用3000廚工,足以向數以十萬計的難民提供「大鑊飯」裹腹。其中太古疏散區的飯堂位於後山,從1963年的航拍照可見至少9處,每處設有10組共81個爐灶,總部則設於林邊屋。

41年12月8日,日軍發動進攻,難民湧現,兩日後政府宣布太古疏散區已住滿。18日日軍攻至鰂魚涌,林邊屋失守,飯堂結束了短短10日的運作。

戰後不少爐灶因發展或改建公園而消失,但現時仍有5處留存,其中3處大致完整,一處只剩下兩個爐灶,一處被樹林掩蓋。爐灶以紅磚建成,每組8個,分成4大4小;大的直徑3呎,用來煮飯;小的直徑2呎,放置煎鍋。下有開孔,加入柴枝生火。

戰時爐灶雖然只使用了短短10日,卻是二戰歷史的鐵證,記載了淪陷過程和難民潮的實況,也可見當時殖民地政府的規劃和動員能力,比一般軍事遺蹟有更重要的意義。

戰 時 爐 灶 A



戰 時 爐 灶 B

戰 時 爐 灶 C

戰 時 爐 灶 C

戰 時 爐 灶 C

戰 時 爐 灶 D

戰 時 爐 灶 E

1963年的航拍照:A至E是現存的爐灶,其中E現被樹林掩蓋,藍圈為現已消失的爐灶。
到訪日期:2025-04-12, 2025-04-20
<< Return
天行足跡 Copyright © 2025